企业培训/管理培训/供应链/生产管理/质量技术/销售/采购/HR/人力资源等
    • 巨头企业的创新革命,往往从一张桌子开始!
      发布人:     日期:2018-06-25
      一项全球调研报告《敬业度与全球办公场所状况》表明,“员工对办公环境越满意,他们的敬业度水平就越高”。
      近年来,越来越多一流企业尝试将办公室的“画风”从格子间,转向自由度更高的开放空间,暗中开始了一场办公空间革新运动。

      对于企业来说,这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正发挥着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

      现代办公场所布局的目的是打造一个共享多样的办公室环境,既能激发员工的创造思维、提高协作和沟通效率,又能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最终提高企业创新力和竞争力。


      原先人们坐在“盒子”里办公?

      员工是公司最有价值的资产。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办公环境,不仅能提高员工的满意度,还能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而现在的办公场所的设计和布局并不是一直都有的,也是一点点演化而来。


      办公室的起源与演化

      现代办公室起源于中世纪,神职人员作为特权阶层,可以随意布置自己的小房间。而商人则是个人办公空间的源头,他们按当时僧侣使用的阅览室模版设计了个人办公室。

      18世纪末工业革命后,工商业迅速发展,办公空间的需求激增。“开放式办公室”出现,这时的文员一举一动都在经理的眼皮底下,正好呼应了其设计灵感是来自于“圆形监狱”。 
      办公大开间一直到20世纪都很流行,而普罗普斯特则试图推动改变,并于1968年推出了“第二代活动办公室”(Action Office II)。


      在普罗普斯特的设想中,这种办公室是民主与效率的典范。他更改了夹角的设计,将格子间三道墙的120度夹角改为90度,大大提高空间使用率,工作空间也因搁架等细节的出现增大;同时隔断从桌面上展开,隔板既可以钉工作日程表又能保证上班族们不用再长时间暴露在老板的监视视野中;高度可调的办公桌则方便员工避免久坐的血液循环不畅。

      1967年法国电影《Payment》中Hulot先生在格子间

      然而梦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办公空间与财力直接挂钩,不是所有的企业都以人为本。从1968年诞生开始,格子间渐渐成为牢笼的代名词,普罗普斯特去世前曾抱怨很多格子间“像老鼠窝一样简陋”:“粗鲁的企业经营者只是弄些又小又窄的格子间,然后把人往里面塞。”就在创始人对自己设想的乌托邦失望的同时,格子间的形式在世界普及开来,产业价值也超过十亿美元。

      格子间里的隔断墙就跟女人的裙子,随着时间高低起伏。到了20世纪60年代,为了隔音的墙高达到顶峰,每个人被分隔在一间间独立的小囚室里,尽管个人私密感大大加强,但也从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自我。

      70年代,设计师道格拉斯•鲍尔(Douglas Ball)曾经因高隔断墙而气急败坏,甚至表示要“用电锯把墙锯掉”,于是另一种早期矮隔断格子间开始出现。

      目前,格子间的布局在传统写字楼仍很普遍,外表看似风光,却让许多上班族成了装在精致盒子里的人,思维受到束缚,只需要像机器一样不停工作。“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格子间之中。”《格子间里:工作场所秘史》的作者尼吉尔·萨瓦尔表示,60%的美国人在格子间里工作,其中93%的人不喜欢自己的办公空间。


      传统办公场所的局限性


      长期以来,大多数中国企业在办公室布局时,无论是总裁还是行政负责人没有太多考虑,除关心交通因素外,只是按照职务不同而有差别地安排办公室,根据部门业务和人员不同而安排办公空间,会议室也是随意分布。


      有些企业家侧重于风水研究,认为风水环境的好坏对公司的成长和发展有影响。

      在办公室布局时,处处按照风水理论来规划:用罗盘测八卦方位、定吉凶位置。企业家更会选择宽阔明亮的地方做办公室,选择背后有靠山的位置安放办公桌。


      专业研究办公场所人类行为的Steelcase对传统中国企业的办公环境,曾经做过大量调研。他们发现:

      • 固定座位为主的常驻办公区占据了绝大部分区域;

      • 以会议室为代表的合作共事区见缝插针的布局;

      • 不同等级的中层及高层管理人员有着大小不同的单独办公室;

      • 老板的办公室无疑是最大的。


      传统办公室布局主要有三方面的局限:

      • 一是,对高管人员办公环境的关注大于对基层员工的工作环境的关注,这会导致员工在归属感方面的失落;

      • 二是,没有充足的合作共事区域,会降低员工之间沟通协作的积极性和效率;

      • 三是,在办公文化方面,中国是属于典型的“专制型”,即员工只需完成各自工作,决策均有高层制定。而等级森严的办公环境,会强化这样的办公文化。


      如此办公环境,由于物理隔墙较多,空间设计体现出的等级标识明显,容易衍生本位主义,员工间易产生心灵的围墙,只关注自己负责的工作,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愿意彼此交换工作经验,缺乏沟通、互动与协作。

      办公环境的精髓在于“自由度”


      设计办公室就像是设计一个产品,一切的出发点都应来自员工的需求,而非老板的喜好。

        

      2010年,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曾做了一个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办公室设计本身并没有影响员工的心情,关键在于员工从办公环境中获得的“自由度”。


      换句话说,无论是走极简风、游乐场风还是别的什么风格,关键是在里面工作的人拥有自由选择、自由表达的权利。数据显示,在自由度高的办公环境,员工比在保守办公室多完成30%的工作量。


      纵然乔布斯是传奇人物、极品控制狂,但在苹果公司资历较浅的员工还是敢跟他较量,为自己在意的事物争取相应的权利。


      所以某种意义上,办公室也是企业的产品,对待办公室的态度可以看得出你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不过可以看得到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关注办公室的设计,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好事。


      现代办公场所释放创造性


      许多管理者认为,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可以采取物质激励,这种想法没错,但一个良好的办公环境能够通过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从而帮助企业提高创造力和竞争力。


      办公环境对员工的影响主要由五方面来实现:

      • 促进员工身心健康。良好的办公环境可以支持员工在生理、心理以及认知层面的健康,使得员工处于理想的工作状态,这对于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 鼓励合作共事。沟通协作是当今工作的重要形式,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在员工之间、团队之间相互协作来完成,一个良好的支持沟通协作的环境就能提高效率;

      • 支持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在工作中,员工既需要独立处理各项事务,也需要与其他员工或团队展开合作共事。一个良好的办公环境通过合理规划办公空间,帮助员工实现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而不会相互干扰;

      • 塑造企业文化。办公环境是企业文化塑造的重要一环,能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 激发创新。Steelcase的研究表明,创新是一项实体活动,它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探索和实验。这意味着,能够在现实和虚拟环境下把人们聚集到一起,这对于创新的结果来说非常关键。而在这个过程中,办公环境扮演着重要角色。


      现代办公环境最本质的一点:办公环境要能够支持员工完成各种不同的工作任务,员工能够根据自己的工作任务选择工作的区域和方式。Steelcase将办公空间里的工作分成四种模式:

      • 我-独占:当你独立工作或是思考问题时,比如构思方案,阅读文件资料,不想受到外界的干扰。这时就需要一个专属的空间,能够让你更加专注于个人办公。

      • 我-分享:当你需要与他人合作共事,或者进行会议时,你会发表自己的想法或与同事分享信息数据,这时就需要一个可以促进团队合作的会议空间,帮助你更有效工作。

      • 我们-独占:在你们进行学习或企业培训时,这就是一个累积知识的过程,如果培训室可以将思考过程变得可见并且可以和他人分享时,那学习过程会更高效

      • 我们-分享:这是一个社交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知识互换过程。当你们在与他人分享信息时,无形中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让沟通变得更加轻松,更易激发你的创新灵感。


      一个互联化的办公场所为固定办公的员工安排好固定的办公区域,为移动办公的员工设置可以共享的“流动办公区域”,为个人和团队办公提供多种区域,方便大家使用。


      这种概念所形成的现代办公空间由原来割裂、封闭的状态变成共享多样的办公环境。“多样化办公环境策略”具体是大力压缩封闭的办公位,扩大多功能共享区域。合作办公不仅出现在严肃的会议中,还出现在休息区域、团队办公区域、项目会议室,通过一些轻松的非正式互动来展开。


      理想中的办公空间布局

      具体怎么做呢?


      对于传统的中国式办公空间,企业应把注意力从关注等级转移到工作模式上来。按照工作模式所需要的人员和设备的支持来设计办公空间。

      • 优化置业使用


      根据研究,中国员工可以忍受相对密集的办公区域规划,这就为设计其他活动空间腾出了更多位置。更为先进的行政领导办公区域设置可以选择相对较小的办公室,取消传统的用于私人休息或者学习的功能,创造出一个适合个人办公的空间,同时也可以作为私人办公室来接待公司的访客。


      如果领导办公室很大,可以将办公室规划成几个区域:领导个人工作区、会客区、与高管成员合作共事区等,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和工作效率。

      • 强化合作共事


      合作共事并不一定意味着四面封闭的会议室和冗长的会议,越来越多的合作共事可能是随时发生、持续时间不长(15-30分钟),因此规划不同的非正式的合作共事区域对提高员工参与的积极性至关重要。


      在对中国办公环境的调研中发现,中国企业普遍缺乏支持“我们-占有”这种工作模式的办公空间,而这样的工作模式对于创新往往特别重要。因为在中国企业,设立专门团队从事前沿工作是非常普遍的模式。


      另外,自然采光对员工健康很重要,提前设计通风空调等系统,将光线敞亮和通风透气好的地方留给普通员工。


      打造一个能够激发创造力的办公空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今后随着技术尤其是追踪感应、移动互联等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找到公司里最具创造型思维的人才。这些被标识出来的人可作为领军人物,带领团队成员一起提高创造力,最终提升公司的竞争力。


      最后,来看看“别人家”的办公室~


      很多前卫的互联网企业开始打破办公室传统设计,尝试开放式环境,体现出独特的审美。这是一场办公文化的变革,其中不乏一些国际巨头的身影。


      皮克斯:智慧是碰撞出来的


      乔布斯最负盛名的作品是风靡全球的苹果电脑、手机,30年来,他不断激励苹果公司的设计师将高科技产品打造得如同艺术品一般富有美感。

       

      其实,乔布斯还亲自参与了一栋建筑的设计,那就是位于美国加州旧金山的皮克斯动画工作室总部。大名鼎鼎的《玩具总动员》、《头脑特工队》都出自该工作室之手。当年,乔布斯是皮克斯的大股东。

       

      乔布斯认为,智慧的火花常常是偶然交流碰撞出来的。怎样才能让员工们经常偶遇并且因此打成一片呢?他想出了一个方案:整个办公区只设一个超大的洗手间,位置就在主大厅旁边。人总是要上厕所的,员工们必须穿过大厅去洗手间,这样一来,就增加了碰面的机会。


      另一个值得玩味的细节是,皮克斯的主会议室曾经摆放着一张华丽的会议桌,以往开会,30名员工分别坐在长桌两侧,为了听清楚每个人的看法,高层领导不得不选择中间位置。后来有一次,当天的会议桌不算高档,但沟通却更有效。没过几天,主会议室的那张高档长桌就被搬走了,因为创造力远比高档的会议桌更重要。

       

      乔布斯相信,办公环境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希望办公室本身可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激发创造力。


      谷歌:给员工20%的自由时间


      在谷歌你看不到一间又一间的独立办公室,都是几个部门的员工坐在一起。这避免了很多大企业的一个缺点:沟通不畅。由于几个部门的同事坐在一起,任何问题都能得到快速有效的沟通解决。


      你也不会看到“整齐划一”的装饰,或许你在某个角落看到的是一个电动滑板车,或许你刚一转身会看到一个古董电话亭,甚至会有宠物狗从你身边走过。这在别的公司是绝无仅有的,可是在谷歌则是很常见的事情。


      为了保证员工的创造力,管理层为工程师们安排了20%的自由时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而正是这20%的时间,使谷歌创造了像GMAIL邮箱、空间六度理论等深受用户好评的产品和理论。

       

      谷歌能有今天的成绩,其活跃、自由的办公室文化可谓是功不可没。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其独特的办公室文化创造了谷歌的今天。


      Facebook:不设CEO办公室


      Facebook工作空间是完全开放的,办公楼内没有私人办公室,也没有任何不必要的墙壁。就连创始人兼CEO扎克伯格也没有自己的办公室,他的工位和普通员工没有什么区别。

       

      工程师的工作环境,随处可见头脑风暴的痕迹,看似凌乱,实则张弛有道。你可以在室外和几个小伙伴碰撞创意的火花,也可以独自享用会议室闭门修炼,还有日式榻榻米,只要员工愿意,可以用任何方式工作,哪怕在沙发上躺着办公也绝不会有人干涉。


      特别是在Facebook的走廊上,挂着一个巨大的触摸屏,屏幕显示整个办公区域的平面图,只要搜索Facebook任一员工姓名或工号,立即显示这位员工所在办公区域。想找哪位同事,他工位在哪,一目了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Facebook的工作格言之一是Move Fast  and  Break Things(快速突破,除旧立新)。所以在这里做事的风格都很快,不会太瞻前顾后想太多,很多项目都是经过几个工程师讨论,觉得没问题就开始干。


      Aribnb:一家没有私人办公桌的公司


      Airbnb的客户服务呼叫中心,是一座4000多平方能容纳400多名员工的空间,由一座年久失修的仓库改造而成。

      整个“仓库”工作区分成了29个区域,没有独立的办公桌,开放式办公连接了员工间的距离。一个人一台电脑,你就能在窝在一个小角落舒服地工作。另外,很多会议室的风格都是按照不同国家不同城市最热门的房子来装修的。

      对于这种开放办公氛围,官方给出的解释是:Airbnb希望将每一位员工和他们正在创造的产品“连接”起来,感受到自己为这个世界带来的改变。“工作不仅仅是在电脑前画一个界面、写一段文案那么简单,这(办公室)能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用户使用Airbnb旅行时的感觉。这样对于我们的创造是非常有益的。”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3263号;备案:沪ICP备1000480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