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管理培训/供应链/生产管理/质量技术/销售/采购/HR/人力资源等
    • 一文读懂 “质量审核” | Quality Audit
      发布人:     日期:2020-12-15

      作为质量人士,我们时常会遇到各类 “质量审核”

      比如体系审核,过程审核,产品审核,一方审核,三方审核…

      那么到底什么是“质量审核”呢?

      今天一鸣就为大家系统梳理一下 Audit 这个话题

      一、Quality Audit 之定义

      没错 “审核” 对应的英文单词为就是 Audit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 Audit 定义为:

       A systematic, independent and documented process for obtaining audit evidence and evaluating it objectively to determine the extent to which audit criteria are fulfilled.

      翻译过来大概是:

      “一个系统的,独立的,文件化的获取证据的过程,通过对证据的客观评估,以确定满足对应标准的程度。

      可见质量审核属于PDCA中 C 的一部分

      但是注意咯:

      质量审核不能成为一种惩罚个人或组织的一种手段

       

      二、Quality Auidt 之历史

      “审核” 的应用最初诞生于财务会计领域

      后来慢慢发展到质量控制领域

      在上世纪9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已经有完备的质量审核指导性标准

      后来国际化标准组织ISO对审核标准进行了统一

      并在2002年发布了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ISO 19011 -Guidelines for Quality and/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由于审核的方法、原则、技巧在不同体系和过程几乎是通行的

      所以ISO 19011 指南使用对象包含了包括了质量和环境

       

      三、审核的类型

      任何涉及计划、报告的活动都可以被审核

      在质量管理领域,常见的审核类型有:

      一方审核-first party audit,组织内部发起的审核,一般由体系部门主导

      二方审核-second party audit,由顾客发起对供应商的审核

      三方审核-third party audit,有资质的认证机构对你的组织的审

      根据审核对象来看还有:体系审核、过程审核、产品审核

       

      四、审核之目的

      所有的审核都应该是增值的活动,需要add value

      简单讲有两个目的:

      一是对标准、要求的符合满足程度,如三方审核和部分二方审核

      二是持续改善的需要何有效性的确认,包括一方审核及部分二方审核

       

      五、审核之标准

      所有的审核都需要有相对应的标准

      常用的标准有

      行业标准如针对汽车行业的 IATF16949:2016

      国家标准有如德国的过程审核标准 VDA 6.3,针对产品的VDA 6.5

      公司标准,如通用汽车、大众汽车、福特汽车的顾客特殊要求

      注意并不是所有要求都一定会被写出来

      比如一些暗含的顾客要求如产品清洁度

      在没有标准的情况开展的评估可以叫 review 或者 inspection

       

      六、审核过程

      一个完整的审核过程可分为如下四个部分:

      1、审核准备与策划-Audit Preparation and Planning:

      定义审核的目标、范围、团队组建、标准,制定详细审核计划,准备和发放审核通知

      2、审核实施-Audit Performance:

      Plant tour,Opening meeting,文件检查,实物检查,观察操作,趋势分析,对话访谈,得出结论,close meeting

      3、审核报告-Audit Reporting:

      的审核报告整理与发放给Client ,满足6C要求:

      Complete | Accurate | Concise | Clear | Categorized | Confirmable  

      4、跟踪审核与关闭-Audit Follow- up and Closure:

      根据情况 Follow-up可以整合到下一次正式审核

      确认纠正措施实施有效后关闭审核

      以上四个部分如细化可分化为如下图六个步骤 :

       

      七、质量审核6大准则 Auditor ethics / Principles

      1.诚信:专业的基础

      2.公平陈述:如实,准确地报告的义务

      3. 应有的职业审慎性:在审计中应用尽职和判断

      4.机密性:信息安全

      5.独立性:审计公正性的基础和审计结论的客观性

      6.循证方法:在系统的审计过程中获得可靠和可重复的审计结论的合理方法

       

      八、经典审核方法有哪些?

      不管是产品审核、过程审核,还是体系审核

      都需要遵循一个总体审核策略或方法

      从而使数据收集过程是有逻辑的、有条不紊的展开。包括:

      1、追溯法-Tracing:

      从事件发生的时间点,向前或向后追溯;往往向后(向上)追溯我们更能发现更多信息,这是因为我们已经看到了结果。比如你发现一个不合格品被混入到合格品中,我们一般会回头看为什么会有这个结果:操作者没有被培训?没有相关流程?

      2、过程方法-Process Method :

      追溯法的扩展,将被审对象看作一个Process,确认输入与输出以及关联活动.

      3、部门法-Department Method:

      以部门为单位的审核方法,尤其在责任以职能部门划分的情况下常用

       

      九、审核员能力

      作为审核员不一定非得成为过程专家,但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背景,工作经验,知识积累,同时获得相关的培训,同时软实力对于审核员至关重要。

      个人特质方面要能够迅速与被审核方建立互信(build rapport),避免不让对方有防备之心 (be defensive),沟通方面要多问开放性问题,这类问题多以How、Why、Where、When…打头。而不是Is.Can you. Does.打头:开放问题比封闭问题更能有效获取信息,此外,审核员还需要具备团队管理和冲突管理能力。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3263号;备案:沪ICP备1000480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