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管理培训/供应链/生产管理/质量技术/销售/采购/HR/人力资源等
    • 管理者将失去存在的意义,除非……
      发布人:     日期:2018-06-25

      作为管理者,能创造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在未来整个组织管理中最核心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其实就是我们怎么去赋能和激活人。

      从管控到赋能


      在管理中,第一个需要跟大家讨论的是怎么从管控到赋能。大家可能比较关心怎么去做管控。但今天,管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为什么会这样?


      互联网下半场的两个根本改变


      今天都在讨论互联网下半场,其实互联网下半场根本的改变是两个方面。


      第一,用户变顾客


      怎么把大量的用户变成顾客。在互联网上半场时要拥有大量用户,但到下半场就要把用户变顾客。


      第二,管理效率更高


      互联网下半场的核心是效率,就是高效率淘汰低效率。因为我们需要更精准的方案,更低的损耗,当然,更要解决社会整体的效率。


      所以,在下半场竞争的核心就是用户变顾客,以及如何把管理的效率变得更高。


      管理最重要的两个价值

         

      按照这样的逻辑去理解,管理中两个最重要的价值就要被确定下来。


      第一,我们怎么实现目标和绩效,这是管理中一直以来都要讨论的话题。


      第二,我们怎么让人在组织中有意义。这件事挑战会越来越大。因为在组织中的绩效会有更多的方法来解决,工具、流程,甚至我们讲的智能都可以,但人怎么办?这就是管理遇到的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解决人浮于事和虚假繁忙


      既然效率是最重要的,就不得不解决一件事情:人浮于事和虚假繁忙。我对大家的担心和对自己的担心就在这里,我们太忙了,其实很多忙是没什么用的。


      如果你的忙碌是不能真正产生绩效的,它就没有意义。今天在管理中你怎么能解决人浮于事和虚假繁忙?我们必须做两件事:


      第一,一定要让所有人对责任有认识。


      我在北大国发院上EMBA 2016届的收官课程时跟他们讲,学了接近两年的课程,你最后带一个什么样的对知识的认知离开?怎样去理解管理?你第一个要带的就是对责任的认知离开。如果你仅仅带了一堆知识走,我相信你还是没有学会。在管理中你如果想解决人浮于事和虚假忙碌,第一个要做的就是让我们所有人跟责任相关。


      第二,你要理解权利跟利益如何分配。


      今天最大的挑战不是分配利益,共享利益已成为共识,我们最难分的实际上是权力。如果你不能让大家共享权力,仅仅共享利益,它还会人浮于事和虚假繁忙。


      以人为本的真正意义


      回归以人为本,就要回归到:


      • 员工以顾客为本

      • 管理者以员工为本

      • 领导以管理者为本


      你只有回归到这个地方,才能激活人。我们怎么不断地把组织内的人激活,同时又把更优秀的人激活,让他加盟到我们的组织中,这是非常关键的。如果你没有人加盟,你就不会有新的能力。如果你不把你原有的人激活,你就不能焕发真正的内在价值。


      这就使我们在整个管理中不能做管控。从这个逻辑推下来,我们就一定要赋能。你在赋能这个部分最重要的就是要让整个职场,从数据到信息、知识、智慧,有一个彼此的交互。当有这些交互时,你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才可以把它做到。


      在数字化生存时代,核心是为每一个组织成员创造平台和机会,而不是仅仅给他一个岗位。今天仅仅给一个人岗位已经没有意义,你必须给他一个平台,一个机会,让他真正创造价值。


      管理体系的核心是做5件事


      今天的管理体系,核心其实是要做5件事情。


      • 高管给员工上课,员工分享自己


      你的高管一定要给员工上课。不要只是简单的请老师去上课,我们必须通过上课,上下达成共识,你的高管跟员工上课的时候就能上下保持一致。


      员工一定要有机会去分享。我参加东方园林的年会,给我特别感慨的一个环节就是她们有自己的年度优秀员工分享。这些分享不仅仅是他对公司的感恩,最重要的是他把自己能成长为一个优秀员工所经历的,所做的事情跟大家分享,这个就叫“组织的知识积累”,一个组织要有知识就必须是员工能把他的做法变成大家学习的做法。


      • 一套透明化的信息系统让授权成为可能


      你的系统要让信息透明,让授权成为可能。之前的管理之所以能管控是信息不对称,今天是很难封闭信息的。把信息透明,能授权的时候,你就能够赋能。


      • 设立多岗位以激发组织成员


      • 有效沟通


      • 上下同欲,思想一致


      我们在讲组织平台势能时,就不再是命令和管控,而是从授权跟赋能的方向改变。

      从胜任力到创造力


      赋予能力和职业成长


      怎样让我们的员工从胜任力到创造力,这是今天人力资源最大的挑战。


      我有一件事情跟大家分享,我相信你就理解为什么今天人力资源挑战很大。


      我们现在看到一种方式,所有大学生的数据库和所有招聘公司的数据库对接,你会发现人力资源可以不做招聘了。因为两个数据库对接之后,根据你要的人,把简历全部推送给你。人力资源最重要的一个招聘工作就没机会做了。


      然后,所有可量化,可标准化的东西,机器或者机器人都可以做了。


      人力资源能做什么?


      人力资源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赋予能力和职业成长。


      价值型组织要打造四个能力


      企业最重要的价值来源于创造力,我们去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解决企业真正的差距,它由四个“力”构成:


      • 精神力——核心差距

      • 洞察力——对未来的判断

      • 计划控制力——不让组织偏差大

      • 人力资源跟组织能力——真正的差距


      一个企业跟另外一个企业真实的差距是人力资源跟文化的差距。你的人力资源、文化跟别人的差距,我们把它称之为核心差距和真正差距。这时你的组织思维方式就要变,要基于变化做组织的思维。


      一定要不断设计角色


      从胜任力到创造力很重要的部分是要给员工设计角色。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之间最大的差异是什么?是传统企业不舍得给大家角色,互联网企业很愿意给。他们编一堆的角色,这个首席,那个首席,我看过最搞笑的是有一个员工他叫“首席员工”。

      他很骄傲的说:我要认识你,陈老师。

      我说:你为什么要认识我?

      他说:你看我名片。


      我看完了之后就决定跟他照相(他的名片上写的是首席员工)。你想,当他有这个头衔后,他绝不会想着当你的管理者,他绝对不去想干别的事,一心一意守住他的首席员工。这时他的成就感和努力是非常用心的。


      如果你没有角色给到他,他就没有机会成长。人是在角色中成长的,教他,他成长不了,只有给他一个具体的角色和责任,他就会成长起来。


      作为一个领导人,应该成为一个“无为”的管理者。我最近花了很长时间看《道德经》,才明白为什么《道德经》是给更高领导人写的。


      所谓“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引导”,核心是要把大家“连接”起来,一定要让组织成员相信所有的东西都是真实的。

      从个体价值到集合智慧


      要理解从个体到集合智慧如何解决,就要把三件事情做到。


      共同目标


      需要大家有共同的目标,这件事在今天显得非常重要。


      协同行为


      要协同彼此的行为,遵守游戏规则,才能在组织中更好的生存下去。


      共同语境


      要有共同的语境,比如在木兰会,我们就应该有木兰的语境,我们要担当,要克服女性的弱势,要发挥女性美的优势,我们可能就会走出一道亮丽的风景,这叫共同语境。


      你在这个语境之下就可以回答“如何让人有意义”。如果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在未来的管理上就没有价值,因为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年轻人就不会跟你在一起,也不会有更多的人跟你在一起。


      我相信在未来的管理中,激活人这件事我们还会生发出更多更好的内容,也会有更多领导者的实践给我们很多帮助。但不管怎么努力,有一件事情我希望大家一定要真正理解,那就是我们不断地交流、开放,才能找到更多的机会达成合作。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3263号;备案:沪ICP备10004804号-5